近日,浙江首個農開區共富共享新型電力系統在平湖投入商業運營,這標志著在電力的驅動下,綠色共富、低碳共享的理念照進了現實。
自成立之初起,平湖農開區(廣陳鎮)就以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積極推動“三產融合”與“三生融合”,創新走出了景區式、標準化農業園區建設的新路子。
新理念帶來新面貌,新挑戰也隨之而來。由于產業融合,傳統農業附帶了對外經營屬性,農業用能變成了工商業用能,這使耗電量較大的數字化現代農業園經營者犯了難。
東郁果業是農開區國際農業科技合作園的龍頭企業。該公司技術工程師馬新遠介紹道:“傳統農業基本不耗電,但我們的‘負碳’ 植物工廠,作物培育完全依靠燈光、溫控和各類復雜的電子設備,要24小時全天候運行,一個月電費高達83萬元。”據悉,這種工廠式育苗的理念較為先進,但因其用能成本居高不下而難以推廣。
為解決這一難題,國網平湖市供電公司深入調研從“泥土到無土”、從“田頭到舌頭”的新農業業態,根據用能特性,為企業量身打造了一套一體化氫光儲充新型智慧能源站,結合作物高密度培育的光合作用和碳捕集、碳封存技術,建成了全省首個“負碳”植物工廠。同時,國網平湖市供電公司創新性將區域內面臨同樣問題的現代化農業企業“化零為整”,形成集中能源托管的“低碳”運營模式,將清潔能源通過數字化手段統一集中高效調配,打造了全省首家低碳 “微能源網”。
“供電公司新模式使農開區內的新農業園能共享清潔能源發出的電,享受氫能、光伏、儲能、充電樁建設紅利,既滿足企業的用能需求,又降低用電投資成本,為推動傳統農業加速升級提供了強勁動力。”平湖農開區(廣陳鎮)相關負責人說道。
鄉村振興,農業轉型,電力先行。在過去的四年,國網平湖市供電公司與農開區政府達成合作協議,成立“負碳”農業硅谷戰略聯盟,深度挖掘新型農業企業能耗需求,合力推動4個大型電網彈性提升項目順利實施,創新構建清潔能源和集中式儲能的良性互動模式,為平湖農開區(廣陳鎮)打造美麗城鎮、特色產業等鄉村經濟提供充足清潔電力保障,綜合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
在不久的將來,以可再生能源電力作為國際農業合作示范園的主要用能來源,電網的電力作為輔助電源,最終實現示范園內用電100%采用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模式將成為現實。(洪恒飛 陳怡 呂一凡科技日報記者 江耘)
Copyright 2015-2022 安卓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豫ICP備2021032478號-23 聯系郵箱:89 718 09@qq.com